慈善公益報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在江蘇,凡是慈善工作開展比較好的地方,普遍有一個共性特征,慈善總會的會長一般由從領導崗位退下來的老同志擔任,他們通過自身的品行、能力和威信,支撐起了慈善事業的一片天。作為徐州市慈善總會的帶頭人,夏文達說,“來慈善總會工作,既不占用編制,也不拿薪酬,每年還承擔著大量的募捐、救助、宣傳等任務,為什么還能全情投入地去做這件事,主要靠的就是‘良心’驅使?!?
徐州市慈善總會成立于1995年,可以說是江蘇慈善界元老級的存在。二十多年來,幾代徐州慈善人勵精圖治,深耕不輟,勇于創新和不斷挑戰自我,在當地社會各界和全省慈善組織中贏得了良好聲譽。一份亮眼的成績單躍然而出,他們首次實現了困難家庭慈善血透零費用支出,兒童大病救助項目善款投入金額占到全省的三分之一……種類繁多的慈善項目為完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立下汗馬功勞,成為江蘇第一批獲得5A級資質認證的慈善組織。2017年市慈善總會換屆,夏文達當選為新一屆會長。在前輩們打造的光環之下,或許最穩妥的做法就是蕭規曹隨地沿襲前制。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慈善事業也由起步時期的爆發式發展走向了法治化、精準化道路,躺在前人功勞簿上刻舟求劍是沒有出路的,唯有因時而變、因勢而動,才能與時俱進做好工作。
2022年3月初,春回大地,萬物萌發。江蘇省慈善總會啟動了全省調研,第一站就是徐州。在短暫的行程中,雖是管中窺豹,還是讓人深深感受到了徐州市慈善工作的發展與變化,體會到了“長江后浪推前浪”的澎湃動力。
四個轉型
從精英慈善走向大眾慈善
曾有一個時期,由于徐州市慈善總會獨特的組織架構,每年的救助資金大多依靠于年初的一臺慈善晚會,通過“黨政搭臺,社團策劃,企業參與”方式,向20多家企業發起勸募,可以穩定地獲得近3000萬元的捐贈款。這對于蘇北一個地級市慈善總會而言,是一筆不菲的“收入”。夏文達說:“我們都是退下來的老同志,面對新工作、新形勢、新局面,必須謀劃新路子?!睘榇?,他們提出推進慈善募捐工作從傳統到現代、從政府到民間、從小眾到大眾、從線下到線上的“四個轉型”。不難發現,所謂“四個轉型”,其核心要義就是要打破原有的慈善募捐格局,整合社會資源,重新定位募捐對象,走大眾化、社會化發展之路,使慈善事業回歸本源。
思路的轉變,需要有具體的抓手作為支撐。恰逢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日益成熟,網絡經濟既改變著生活,也改變著公益慈善行為,騰訊在2015年推出的“99公益日”活動,更是將“微慈善”“掌上公益”等新點子、新模式推向了新高度。徐州市慈善總會看到了“互聯網 公益”這一發展契機,從2019年開始,聯合全市各類社會團體,圍繞“九九公益日”做文章,走出了一條募捐新路。翻看他們從2019至2021年間的網絡募捐賬單,從537.39萬元到3516.6萬元,再到5248.8萬元,增長了近10倍,實現了三年三跨越,不僅排名全省第一,也進入了全國先進行列。
是什么力量使這項工作快速推進?市慈善總會總結出了“四字訣”。一是立足于“早”。從年初開始,就精心謀劃“520”和“99公益日”活動,制定規則,明確步驟,鎖定目標,為整個活動開展贏得主動。二是注重于“準”。堅持做到“項目設立得人心、項目內容有善心”,精選出助醫、助學、助殘、助困和公共服務等80多個母項目、子項目,其中27個項目完成率達到了100%。三是著眼于“細”。堅持抓好細節,精心調度、細心指導,實現了有效時間節點的公眾參與程度和公益活動效能最大化。四是發力于“廣”。堅持廣泛協調、廣泛宣傳、廣泛動員,突出抓好機關、學校、商場、社區、地鐵、公交等人流集中區域的輿論宣傳。
目前,市慈善總會善款的來源結構已經從以往的企業捐為主,轉變為多點并發、以社會捐贈為主,1000多萬徐州市民是他們最堅強的后盾,這在設區市慈善總會中不啻為一項創舉。
幸福家園
從脫貧攻堅走向鄉村振興
在本屆理事會履職的四年多時間里,徐州的慈善救助工作可以分為上、下兩個半場。上半場重點聚焦國家精準扶貧戰略,在助學、助醫、安居、助困等方面多點發力,打造了“慈善 扶貧”徐州品牌,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慈善力量。2020年,我國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轉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市慈善總會也開啟了他們的救助下半場。就在當時,由中華慈善總會發起的“幸福家園”村社互助工程啟動,江蘇作為首批試點省份,省民政廳和省慈善總會于2021年5月召開了推進會,出臺了實施意見?!靶腋<覉@”是什么?用中華慈善總會會長宮蒲光的話來說就是,旨在為全國行政村和社區設立可以獨立籌款的村社互助基金,實現社區鏈接社會資源進行籌款、社區志愿者隊伍注冊、社區志愿者積分統計和兌換等,使之成為社區社會組織、自治組織和志愿者開展公益慈善活動的重要支撐。
聰明的徐州慈善人再次敏銳地捕捉到了這機遇,通過建設“幸福家園”,成為他們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一招。在“幸福家園”全省推進會召開后,市慈善總會立即召開會長辦公會研究制定實施方案,會同市民政局聯合下發了《關于推進全市“幸福家園”村社互助工程的實施意見》,要求各縣(市)區在集中抓好2至3個村社試點基礎上,2022年進一步增點擴面,2023年實現“幸福家園”村社互助工程在全市村社全覆蓋。先后在賈汪區、邳州市、銅山區召開現場觀摩會,參觀典型、總結經驗、放大試點效應。
為了激勵鄉鎮和村居開展幸福家園項目,徐州市慈善總會借鑒網絡募捐的成功經驗,拿出真金白銀,承諾在2021年下半年開展“幸福家園”籌資的鄉村,可以獲得20%的配捐;2022年上、下半年開展的則可分別獲得10%和5%的配捐。此舉立刻激發了各地鄉村的籌建積極性,大家都抱著“早行動、早受益”的想法,企業和村民捐贈的熱潮此起彼伏,在2021年底達到了一個小高潮。到目前為止,全市參與“幸福家園”村社互助工程的村社達856個,落實慈善互助項目334個,籌集善款達2570萬元,很好地將社會組織、企業和大眾三方資源都匯聚到了城市社區和農村基層建設上去。有一位基層干部感慨地說:“從未想到能得到市慈善總會的資助,但今天通過‘幸福家園’實現了?!?
為了確保慈善活動的公開、公正和透明,市慈善總會要求基層慈善組織每確定一個項目,就要在當地設立公示欄,讓捐贈者和受益居民都能清晰地了解到資金使用情況。在新沂市高原村的鄉村小路上,一座座印有“幸福家園,村社互助”字樣的高大紅色支架,托舉起了一盞盞太陽能路燈,它們靜靜地守護著家園,照亮了回家的路,也照進了村民的心里。公示欄設在村口的醒目位置,上面清晰地記錄著捐贈明細:“徐州市慈善總會配捐66000元,新沂市慈善會配捐99000元……村民捐款68708元。捐款全部用于村際道路照明?!?
江蘇省慈善總會一行在參觀了徐州市銅山區、新沂市的幾處“幸福家園”實施點后,對徐州市在開展村社互助項目實踐中的做法表示贊賞?!靶腋<覉@”項目是慈善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手段,是優化社會治理、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的有效途徑,深入開展這項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徐州市慈善總會高度重視“幸福家園”建設,意識超前,規劃科學,積極爭取黨政領導對慈善工作的支持,力度大、舉措實,成效明顯,造福了一方百姓,也為省慈善總會全面推進“幸福家園”村社互助工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做法。
校園慈善
從課堂教學走向生活體驗
心理學家認為,人的行為習慣跟幼年時所處的環境和受到的教育有著密切聯系。慈善文化中蘊含著互助、包容、謙虛和無私等元素,為人的成長提供了有益的精神養分,而培育良好品格需要從青少年入手。
走進徐州市銅山區漢王鎮北望小學,一股真誠的善意直達心扉,整個校園都包裹在了慈善的暖陽中。關于愛國情懷、慈善理念的宣傳標語隨處可見,寫在了學校的宣傳欄、走廊、教室的黑板報上,也寫在了每一張孩子的笑臉上。學校推行慈善文化的六個“融合”,即與學科教育相融合、與校會隊會相融合、與主題活動相融合、與社區實踐相融合、與家庭教育相融合、與物型環境相融合,讓慈善價值觀從課堂走向了生動的各類社會實踐中。相似的場景,在新沂市新安中心小學亦可見到。四年級的謝同學用他稚嫩的雙手制作了一幅慈善宣傳海報,其間摘抄的一首小詩這樣寫道:“愛心是風,吹遍每個角落;愛心是云,點綴整片天空……”
在推進徐州校園慈善文化建設方面,市慈善總會做了大量工作。他們秉持“把慈善文化建設融入到創建文明典范城市、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全市發展大局之中”的理念,不斷增強慈善文化對慈善事業發展的價值引領力、實踐導向力和精神推動力。按照“五個一”“四結合”的要求,突出抓好12個縣(市)區26所中小學的探索試點,召開了一系列動員會、調度會、觀摩會,通過總結試點經驗、加大推廣力度,全市各中小學普遍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校園慈善文化活動,形成了“教師、學生、家長參與,學校、家庭、社區聯動”運行機制,讓孩子們從小在心里播下了愛的種子。對于在校園慈善文化建設中成績突出的學校,給予6至7萬元的資金支持。
夏文達表示,在他擔任會長期間,希望能夠實現徐州所有的中小學校都能常態化地開展校園慈善文化活動。有理由相信,校園慈善文化建設或將成為徐州慈善的又一張閃亮名片。
慈善網絡
從零散發展走向全面布局
客觀說,慈善服務網絡建設,一直是制約徐州市慈善事業發展的短板。2017年換屆后,他們看到了問題,決心從思想上和行動上重視起來。
4年來,在強化慈善服務網絡建設、規范組織行為上,主要做了四件事。
一是圍繞提升組織力,發展完善慈善組織體系。市慈善總會進一步加強同各地各部門協調溝通,指導完成了銅山、新沂慈善總會班子配備與換屆選舉工作。針對多數鎮村長期以來既無專門機構也無專人辦事的問題,結合開展“幸福家園”村社互助工程,指導建立了278個慈善工作站,為進一步擴大基層慈善組織覆蓋面創造了經驗、打下了基礎。
二是圍繞提升慈善工作執行力,進一步壯大慈善義工隊伍。今年1月12日,總會舉行了徐州市慈善義工總隊成立暨新慈善義工服務隊授旗儀式,對義工隊伍建設進行了專門部署安排,全市慈善義工服務隊發展到109支,登記在冊義工達8751名。在扶貧濟困、疫情防控、社區幫扶、老年照料、賑災救災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涌現了彭城580、陽光公益、漢姆聯隊、甘霖助學、漢唐公益、七彩繽紛、沛縣金陽光、邳州順風車等20多個先進義工團隊,形成了捐資助學、幫困支教、留守陪伴、仁心助殘等十多個公益慈善服務品牌。獵鷹和藍天兩個救援隊在鄭州水災救援中服務受災群眾2.8萬余人次,被河南省文明委和中國志愿服務聯合會授予河南防汛救災優秀志愿服務組織。
三是圍繞提升公益慈善治理能力,進一步加強慈善總會自身建設。堅持依法按章辦事,及時召開理事會,注重在重大決策上主動征求各位理事的意見。堅持每周召開一次駐會會長辦公會,統籌謀劃慈善事業發展的階段性目標任務,研究解決慈善工作實踐中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堅持每月召開一次機關全體人員政治學習會,不斷提高機關工作人員思想政治素質和政策理論水平。堅持加強業務技能培訓工作,不斷提升從事現代慈善事業亟需的專業知識素養;堅持加強紀律作風建設,保持廉潔高效、務實奉獻的良好風氣與道德水準。
四是圍繞提升慈善工作公信力,進一步加強慈善業務精細化管理。堅持以“認真、嚴謹、細致”的態度,在費用開支、報銷審核、收付款物等環節認真審核把關,嚴格執行財務紀律,保證會計資料規范合法,做好慈善資金保值增值工作,全面接受相關部門的審計監督、社會公眾監督,及時公示總會善款的收支情況,努力打造陽光慈善、透明慈善、信用慈善。
2021年夏季的某日,夏文達為了表達“后浪”對“前浪”的敬意,曾經邀請為市慈善總會揮灑過汗水的幾位老同志回家看看,召開了一個暖意融融的座談會。大家在一起談工作、談生活、談發展,氣氛熱烈又和諧。感恩、不忘本、開心融洽何嘗不是慈善的應有之義。
(作者系江蘇省慈善總會宣傳部部長 徐山)
關于我們 總會簡介 總會領導 表格文件 組織機構 | 慈善新聞 總會動態 通知公告 慈善聚焦 周行一善 | 信息公開 資金捐贈信息 資金支出信息 單位捐贈記錄 線上捐贈信息 | 慈善文化 說慈論善 慈善故事 | 捐贈賬號 開戶單位: 徐州市慈善總會 捐贈賬號: 487158206646 開戶銀行: 中行解放南路支行 | ![]() |
![]() |
Copyright 2021 徐州市慈善總會 徐州市泰山路東坡休閑廣場6組團 郵政編碼:221008
捐贈熱線:0516-83855111 救助熱線:0516-83855185 技術支持:銘宏科技